笔趣阁 > 厨娘皇妃:大佬别挡我成富婆 > 第七十八章 时人不识农家苦

第七十八章 时人不识农家苦


“王爷,您别只顾着看我啊,您的行李呢?”81Zw.ćőm

    西成帮着小桃子帮东西,宁王在一旁轻咳一声,依旧没挡住西成叭叭叭。“王妃,王爷的东西,早就收拾好了。王爷,特意等着您一起出发呢。说是让您自己发现真相,才会心甘情愿陪他跑一趟远门。”

    智商碾压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好说的。他知道她懒得出门,便想出这个法子诓她。

    赵喜宝跟着宁王的时间久了,放下手中的小藤箱,笑眯眯看着他,“王爷,您要妾身陪着,您可以直说呀,亲手挖个坑,好玩儿咩?”

    “夫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只比夫人,早几天想通其中的关节。夫人,依旧很厉害。”宁王一口一个夫人,赵喜宝看到他态度诚恳,放过了他。

    在以前,宁王从不认为王府里冷清,但是,赵喜宝来了以后,整个王府变得生机盎然,处处充满欢声笑语。若是他一个远赴岭南,实在是放不下夫人,索性,让他任性一回。

    江南东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一对儿郎才女貌的世家年轻小夫妻,带着仆人出门游玩。“夫君,这个好好吃,来,张嘴。”宁王虽然是不喜欢吃甜食,但依旧张开口,让赵喜宝投喂。

    只要是夫人给的东西,都很好吃。

    两人顺着集市慢慢走,宁王爷牵着赵喜宝,看着夕阳西下,听着街面的小摊贩吆喝,感觉到人世间的烟火气,日子虽然平淡,但无风无浪,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赵喜宝吃归吃,此行的目的并没有忘记。西成的背囊里,还装着一小截的木头呢。她们要找到木材的原产地。

    只怕是孙国舅百密一疏,万万没想到,木材里面竟然有榧树料。

    榧树喜光而好凉爽湿润的环境,常散生于土层深厚有林的黄壤谷地,忌积水低洼地,干旱瘠薄处生长不良,能耐寒,树龄200年而不衰。树干挺直,大枝开展,树冠广茂。树皮灰褐色,浅纵裂。种子椭圆形,外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一端钝圆,另端略尖。

    赵喜宝做过木料生意,能精准分辨各种木料的生产地,以前发生过店铺的伙计,以次充好。当时,她吃了哑巴亏,什么都不明白。从那时候起,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学懂弄通,才算踏进行业的大门。

    不仅如此,触类旁通,在涉及其他行业之前,先学习,再开店铺。当生意做到一定范围,赚钱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比如,普通的商户单单是开了一间卖牛肉的铺子。机灵的商人,会用卖牛肉的钱,固定几家牛户,保证货源稳定,减少中间人的差价。而她,直接买下草场,自行放养牛羊。第一次投入的成本高,但从长远来看,成本比在农户处购买牛肉便宜。

    不仅如此,开了牛肉铺子,顺带售卖羊肉和猪肉,客人选择的机会多,比单一的商铺,更能吸引人。所以,她的牛肉铺子永远是热闹朝天。更何况,她从不因牛羊产量的多少,以及季节的变换,来提高价格。

    除了牛肉铺子,赵喜宝还开了其余几家店铺。一个框里面,只有能头一个

    她的东西物美价廉,自然会口口相传,吸引更多人来到商铺。

    记得在国子监,有一个论题是,“为什么富人的孩子会越来越富,穷人的孩子若是不考取功名,只能回家务农。”

    “夫子虽是有道理,但是不认同。”那时候赵喜宝拉着二哥的袖子,千万别去夫子府上找他理论。

    楚勤之有些失落,临停原本夫人的第一首训,准备留给范校长,辅助人员是苏州人。

    就像是打我,就不能出门补益。

    很简单一句话,资源整理利用率高。富人做生意,会观察大局面,根据以往的店铺经营情况,分析出当前受追捧的东西是什么。看准时机,先下手为强。

    正因为,他们有付得起的成本,担得起的风险。而穷人不一样,经商方面的微风细雨。造成的损失,可能是一辈子。

    不仅如此,在吃食方面,她把酸甜苦辣咸的全都集齐。单独分开,各自为营。如果有人想吃甜的,就自请转向东南角,想吃咸的,请转向西北角。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她在别的地方赚的少,与之互补商品的销量,一定会大幅度提升。

    朝廷直接设为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上一任帝王分为江南道,浙江属江南东道。皇上大手一挥,分江南东道浙江分属浙江西道,浙江东道。

    他们一行人,出了树林搜顺。从一开始信心满满,再到后来,实在是走不动。赵喜宝一个人,身形敏捷,不一会儿就消失不见,只能留下小桃子和西成在半山腰。

    宁王爷提步轻功,不一会儿就追到了赵喜宝。

    赵喜宝正蹲在地上,看树木被砍伐的痕迹。这批被砍的木料,到哪儿去了?难道是没有送来,或者,根本就是孙国舅更换木料的目的。

    既然在山中已经看到新线索,她必然会去解决这件事情。太欺负人了,贪得无厌的人。赵喜宝磨磨牙,哼哼呼呼的在满地狼藉的大树旁边站着。最恨贪字当头的人。

    赵喜宝明天招人来问一问,砍伐的事情,一般人都会有印象。当务之急,不能再住客栈,客栈的条件,着实不习惯。

    比如隔音效果,真的是难以启齿。隔壁的小动静,听的一清二楚。包括做某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晚上男女哼哼呼呼的。早上起来的时候,宁王爷的精神,显然是颓废无力的。

    在浙江,赵家的产业分布,并不算多,但是每一条街,或多或少,有她赵家的招牌。

    大宅院处在钱塘县城的下游,需要大木料时,都到县城去购买,回程时利用钱塘江这条水路运送木料。

    “王爷,不如,我们明天亲自去看看吧,弄清楚原理,我们才能更靠近真相。”宁王赞许看了赵喜宝一眼,她的成长速度比自己想象中更快速。

    赵氏未来掌权人,不是浪得虚名。

    恰巧,明天又有人准备运送木料。“王爷,你发现没有,放排人手持竹杆,沿着溪堤一路跟随,遇到拐弯或浅水滩,木料在水中打旋或搁浅时,用竹杆轻翘一下,把木料引到主水道。”

    赵喜宝圆溜溜的大眼睛放光,好一个省时省力的法子。

    宁王看着放排人沿着溪堤时而慢行,时而小跑,有时甚至要涉水作业,到达目的地后,用一个钩子搭住木料,把货物拖上岸,再通知货主。

    她们看到的都是单人作战的情况,还有的放排人通常几人合作,组成一个小团体,价格根据木料的数量和路途远近来确定,一旦谈妥后就在木料上号上主人的姓名和地址,再用绳索捆扎,放入水中,顺流而下。

    这种方式,是小集体合作,适用于以后搬运批量大型的货物。

    赵喜宝开始坐着与工人们闲聊,才知道山区乡民进城赶集时,常扛几根木料,半夜起身,点起灯笼,翻山越岭。

    天亮时到达木材市场,售完后匆匆吃点早饭,买一些生活必须品,然后徒步回家,待到下一个集市日再次前来。

    货主获悉后,组织若干亲友前来搬运,同时付清钱款,放排人怀揣着劳动成果,怼着一顿人,反而说完高高兴兴地步行回家。

    丹枢江属于钱塘江的分支,平时水量不大,有时甚至断流,因此必须等待时机。闲时上丹枢江口脚一带的村民把山中的一些杂木伐倒,锯成段状,再用斧子劈开,用藤条捆扎,堆积在溪旁待用。

    每当汛期来临之前,村民们开始集体行动,派出部分人员先到下游,选好截留木柴的地址。而丹枢江下游,这里溪面广阔,有一大片裸露的溪滩,是一处很好的截留木柴的场所

    打捞的人手拿大榔头,在主水道处打下一排木桩,用于拦截木柴,一切准备妥当后,上游的村民开始往溪水中投放成捆的木柴,一些村民沿着溪堤一路浩浩荡荡地下行,部分人员守候在拐弯或浅滩处。

    一旦木柴搁置,用长竹竿推送一下,就这样一捆捆木柴随波逐流,漂到了下游。守候在那里的人员早就摩拳擦掌,他们赤裸着上身,穿着一条小裤衩,手拿一根带钩的长竹竿,把一捆捆木柴捞至岸边,不一会儿就堆积如山。

    那打捞木柴的场面非常壮观,经常会有小孩子纷纷前去观看,有时水流较大,一些木柴被洪水冲走,观望的百姓为他们惋惜,但打捞的人不为所动,仍我行我素,专注着打捞上游漂来的木柴。

    宁王爷还有一个发现,买主在树市处选购木料,交易完成后雇人把木料扛至南桥头边,那里有一个埠头,有许多放排人候在那里,他们专门替人放运木料,收取一点费用,看到有生意前来时,一拥而上。

    “劳烦问一下,我们想买大料,没想到,好一点儿的大料,已经被运走了。可惜了可惜了。”赵喜宝一脸惋惜,实则是想套话。


  https://www.bqbwx.cc/98043_98043604/915435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