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顺宝藏 > 第83章 夹山寺中

第83章 夹山寺中


周通边想边走,走了大约二三十里路,果见前面出现一座寺院。周通紧走一阵,来到院门前细一打量,只见整个寺院规模确实十分宏大,且颇是有些气势。而院门之上则上书“夹山寺”三个大字。
  周通缓缓走进寺门,来到寺院之中,只见数棵粗大的苍松翠柏,显露着一股浓重的年代苍桑之感。两个年纪不大的小僧,正各执一把扫把,不紧不熳地打扫着地面,见到周通,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既未停手,也未说话。周通见前面有一座大殿,也便直奔大殿而去。刚到殿.前,却见一位僧人直向他走了过来。待那僧人来到近前,周通细一打量,只见那僧人大约有个四十五六岁的样子。虽然是上了些年纪,可看上去却给人一种精神干练之感。
  那僧人来到近前,对着周通揖手道:“施主请了。”
  周通一见连忙还礼道:“师傅辛苦。”
  僧人接着说道:“贫僧乃本寺执事,不知施主到小寺所为何事?不妨与贫僧说来,贫僧自当效劳。〞
  周通此来,虽非真心出家,却也确实有到佛前供奉一番,以求得神佛的护佑,以使日后做事顺利,于是也便荅道:“在下此来,确实有事求于贵寺,不过既到佛前,自然还是先要敬奉佛祖然后再说他事。”
  那知客僧听了,随即说道:“施主既然要敬奉我佛,但请随贫僧来便是。”说罢,转身向佛殿内走去。周通则随后相随。
  二人走进殿内,只见大殿的正中乃是一尊高大的佛祖释迦牟尼塑象,塑象的前面则是一条长长的供桌。周通来到桌前,从身上取下行囊,然后从中取出些鲜果点心等供品,一一摆放于桌上,又拿出一些香烛打火点上,插入香炉烛台之上,随后伏身跪倒于桌前的莆团之上,十分虔诚的诪告了一番。待诪告完毕,慢慢起身,则又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交于一直立于桌旁的执事僧并说道:“些许心意,做为日后的香火之资献于贵寺,还望师傅笑纳。”执事僧接过银子,随口说道:“阿弥佗佛,贫僧代小寺谢过施主,定会求佛主多多保佑施主万事如意。施主曾言还有他事要说,请到客房叙话。”说罢,转身而走,周通仍是身后相随。
  二人来到客房之中,分别在一方桌旁落坐,自有小僧过来上茶。执事憎则开言说道:“施主有事只请说来,我佛慈悲,定会尽力为施主解忧。”
  周通见问,也便答道:“在下姓周名通,家居鄂城。只因近日因一些凡尘中的琐事,弄的焦头烂额,身心俱疲,所以已经厌倦了世事,看破了红尘,因而决定脱离凡尘俗事,皈依佛门,今日特来贵寺要削发为僧,从此在佛前静心修行,侍奉我佛,还望贵寺收留。”
  那执事僧听了周通的一番话,一时没有回话,却是对着周通细细打量一番,然后说道:“从施主的言谈举止,内在气度上可以看出,施主决非一般的普通百姓,只怕在那鄂城也是一位地位尊贵之人。不知为何放着那荣华富贵的日子不过,却要出家做和尚?你可知出家人的日子有多么清苦吗?施主要来本寺出家,我佛本以普度众生为宗旨,自无拒绝之理。只是施主还是要把自身的俗家之事说个清楚,贫僧也好对施主是否适合出家做个定夺。”
  周通听了,觉得自己的身份和最近的所做所为倒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何况对方只不过是一个不问世事的出家人。再说自己此来本不是真心出家,若是隐藏了自己的官家身份,对方一旦答应了自己出家的要求,立时给他来个削发剃度,那自己还真的不好应对。可如果对方知道了自己的真正身份,却决不会立时答应自己的出家之事。周通想到这里,也便把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奉都统大人之命到那天柱山寻取大顺藏宝,却屡遭失败,后又在这九宫山发现线索,继续寻取那批藏宝,不料这次却是输的更惨,不但失去了那寻宝的线索,更是将那都统大人的亲生儿子也陷入了绝地,落了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结果。
  就这样,周通把自己近期的经历大致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周某自为官以来,倍受都统大人器重,以至于把自己的爱女下嫁于在下,同时也更受到众位同僚的追捧,不料如今却闯下如此大祸,自觉无颜回去面对都统大人和众位同僚。经再三思量,决定就此抛却一切世间烦扰,找个清净之地安度此生也就是了,所以才来到贵寺,还望师傅能够收留。”
  那知客僧听完周通的一番介绍,低头沉吟一番,然后慢慢抬头说道:“我佛慈悲,本是不分尊卑,一律平等待之。只是施主乃官府之人,身份特殊,小僧实是不敢擅自应允施主所求。还是待小僧禀过本寺主持,由他老人家做个决断吧。”说罢,站起身来,对周通说句“请施主在此稍待,贫僧当下便去见过方丈”。随后便起身出房门而去。
  那执事僧急急来到大殿旁边的禅房之内。此时那方丈正在坐于禅座之上打坐修行,听到有人进来,随既睁开双目,打量来人。只见这方丈约有个五十七八岁的样子,虽然冷丁一看有些略显老态,可细一打量,却是精神矍铄,两眼灼灼有光,那眼光似乎有一种犀利无比的穿透力,能一直看透人的心底深处,浑身更是渗透出一股不怒自威的的威势,让人简直不敢对其直视。你道这人是谁?在此不妨透露一下,他便是多前以前曾经领兵造反,推翻了大明王朝,建立大顺朝的风云人物闯王李自成。那么他又是如何来到这夹山寺做了寺中主持的呢?这事却是说来话长。如今看来也只能先将周通之事暂时放过一边,先把这李自成的来历交待清楚。

  事情还要退回到二十年前。话说当年李自成率领造反大军打进北京城,灭了大明,建立大顺。不料只在北京城中坐了四十多天的皇帝便被清军赶出了京城,接着便是面对强悍的大清追剿大军一败再败,只能到处转战。最后身边只剩下数千残兵被数万清兵重重围困于九宫山的一座土山之上。当时的李自成自知,当下已是身陷绝境,决难逃出生天,于是他趁着清军尚未发动总攻前的间隙,把一众部下召集在一起说道:“你?都是对我忠心不二的生死兄弟,多年来跟随李某不畏生死,东征西讨,最后终于灭掉了大明,建立大顺。本王本欲与众兄弟从此共享荣华富贵,只可惜李某命薄福浅,老天不佑,不想竟败于鞑虏之手。我想诸位心下必定也已明白,如今我等已是身陷绝地。所以本王现已打定主意,这九宫山便是我李自成的葬身之地。可你等随本王征战多年,却还未能过上几天好日子,今日陷此绝境,本王实不忍让你等与我陪葬于此,所以本王决定,你?便各自逃命去吧,若遇清兵,能逃则逃,不能逃则降,总之以保命为本。”说罢,从腰中抽出随身宝剑,口中高喊一声:“兄弟们,本王就此别过,我等来世再作兄弟!”喊罢,执手中剑直向自己项下抹去。说时迟,那时快,一直立于身旁的两位贴身待卫立时冲上前去,紧紧抓住闯王的手臂,并强行将其手中宝剑夺下,然后双双跪于闯王面前说道:“万岁爷万万不可如此。虽然眼下那满鞑势大,可他们也不过是猖厥一时  。只要有万岁爷您在,我大顺便没有亡。若是万岁爷您弃我等而去,我等兄弟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才打下的大顺江山只怕从此便真的要烟消云散,再无复国之望了。还请万岁爷为了我大顺的江山大业三思而行啊!”
  这时其他将士也齐齐跪倒在地,齐声喊道:“还请万岁三思。”
  李自成见此,沉声对众人说道:“本王也知此等作法,有失众望。可如今我等已是身陷绝境,本王也是要为众位兄弟寻一条生路不得已而为之,还望诸位能理解本王的一片苦心。”
  众将士听了,又是齐齐说道:“万岁苦心,我?感激不尽,只是我?甘愿与万岁生死与共,死而无憾。”
  李自成见此,自是感动不已,也只好重新振作起精神,说道:“危难之时方见真情,既然众兄弟对自成如此不离不弃,自成也便继续带领众位兄弟,与那鞑虏再做殊死一搏。”众将士听了,也便齐齐起身,做起了拼命的准备。


  https://www.bqbwx.cc/53166_53166899/323231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