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顺宝藏 > 第87章 出家为僧

第87章 出家为僧


老僧说到这里,忽然收起脸上那轻松的笑容,神情又变的有些凝重起来,口中继续说道:“方才说的是阁下个人,下面不妨再说说天下大势。首先是阁下所创建的大顺,如今应该算是已经全军覆没,按照阁下自己的说法,已是身陷绝境。再想重整旗鼓,重新崛起,请恕老身直言,只怕是难于登天,实是希望渺茫。而反观大清,此时却是兵强马壮,势头正猛,现已征服我华夏之地大半。虽然尚有大明残余之势据于东南一带仍在负隅顽抗,可以老衲看来,也不过就是苟延残喘,决难敌过那气势正盛的大清铁骑,其灭亡也只是早晚之事。据此看来,不久的将来,只怕是整个天下就要归于大清了。”
  李自成听到这里,不觉叹息一声说道:“师傅之言,确有道理,可想想我泱泱华夏文明之邦,从此竟要奉一帮鞑虏为尊,实是让人心下不甘啊!
  老僧听了,也是长叹一声,说道:“天意使然,实非人力所能改变。不过依老衲看来,这倒也并非全是坏事。”
  李自成一听这话,却是大为不解,不觉有些气恼地对老僧说道:“眼看我亿万华夏子民就要沦为亡国之奴,师傅竟然还说并非坏事,自成实是不解其意,还望师傅把此言说个清楚。”
  老僧看了看李自成的脸色,却又是微微一笑,遂说道:“一直以来,我华夏之民向以强域广阔,地大物博自诩,可主要地域也不过关内中原一带,若大清国果然成为我华夏正统,原来大清赖以生存起家的边外广袤大地也便和我华夏的大江南北统统成为一体。如此一来常年你争我夺,战事不断的边关岂不成了安宁之地。从此以后,南北大地成为一统,没有了战争,没有了抢掠,百姓安居乐业,难道这还算不得好事?”
  李自成听老僧说完,再无他言,不觉
  连连赞道:“师傅果然是高人,见解也是别具一格,总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一面。自成实是钦佩至极。”
  李自成说到这里,忽然意识到哪里似乎有些不对,他稍一思量,顿时明白过来,随即说道:“听了师傅的一番高论,自成实是受益非浅,可自成的本意原是求师傅指点一下本人今后的出路,可你我说了半天,师傅似乎一直没有说到正题。”
  老僧听了,不觉呵呵一笑,随后说道:“其实阁下今后的出路,老衲已经成竹在胸,先前之言,不过为此做些铺垫而已,如今话已说清,也便直接切入正题,以老衲之见,阁下今后最好的出路便是……”说到这里,老僧忽然停顿了一下,神情顿时变的十分凝重,随后一字一顿的说出八个字:“脱离红尘,皈依佛门”。
  李自成一听这话,一时竟被惊了个目瞪口呆。他定定看了老僧半天,才用怀疑的口气问老僧道:“师傅的意思难不成是要自成我出家为僧不成?”。
  老僧随即点头荅道:“正是此意。”
  李自成听了,大为不满地对老僧说道:“自成落难至此,得遇师傅,一直将师傅奉为神仙一般的世外高人,本以为您能为自成谋划一个能脱困翻身的高招奇谋,可如今竟然让李某出家当和尚。李某再不济也是一个曾经叱吒风云,建国立业的大顺皇帝,虽然如今落难,可不成功,则成仁的气节也还是有的,总不至为了保命而藏头露尾地去苟且偷生吧!”
  李自成说完这话,生气地将头扭过一边,不再理会老僧。
  再看那老僧,似乎对这种结局早有预料,对于李自成的无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却是仍然平心静气地说道:“老纳早就料到,阁下对于老身的主意定然难以接受。也知道阁下如今虽然身陷绝境,可雄心犹在,而且心中也有一腔不惧生死的豪情。可老衲既然给阁下指出这条难以接受的出路,自然会有它的道理,只请阁下耐住性子,再听老衲说上几句。〞
  这时的李自成似乎也觉得自已刚才的言行有些过分,不但态度上有些不敬,而且言语之中似乎对老僧含有讥讽挖苦之意
  ,连忙歉然说道:“方才自成失礼了,师傅有话请讲。”
  老僧对李自成的态度似乎并未在意,继读说道:“人生在世,通常所追求的不外就是金钱、地位、权势。这一切阁下都得到了,当然也很快便又失去了。可您却也可以借此做到名留后世了。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阁下可曾想过,就在你这有得有失的过程之中,有多少人为此而命丧黄泉吗?而这些逝去人中,既有你的对手,更有你的麾下兄弟,可真正罪大恶极、死有余辜者又有几人?而这些枉死之人,他们又得到了什么?难道你不觉得对他们有所亏欠吗?当然,阁下身陷如此绝境,仍然心有不甘,打算拼死再做一搏,对于阁下这种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的精神老衲实是钦佩不已,也很想尽己所能助阁下一臂之力,可以眼下的情势,莫说是老衲没那个能耐,只怕是诸葛孔明在世也是回天无力了。若是阁下非要一意孤行,只怕其结果也只能是阴司之中再多添些枉死之鬼而已。正因为此,以老衲之见,阁下若是一位明智之人,如今要做的只能是顺从天意、抛却尘念、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为那些因你而命丧黄泉的枉死之鬼尽些心意,在佛前为他们诚心超度,也好让他们早日脱离地狱之苦,重新转世为人。同时也可借此弘扬佛法,广结善缘,以赎自身之罪孽,以求得个善终。”

  老僧说到这里,又喘息一阵,然后才又接着说道:“阁下既然不耻下问,要老衲为你指点迷津,以上便是老衲所能想到的阁下的最好归宿。老衲言尽于此,何去何从,只能由阁下自决。”说罢,老僧垂下眼脸,静心而坐,不再出声。而此时的李自成却也是低头不语,陷入沉思之中。
  就这样,二人低头不语,沉默良久,李自成终于慢墁抬起头说道:“自成对师传的言论细细品味一番,对于人生之道似有一种大彻大悟之感,自成已然想通,决意依照师傅之意,抛却一切世间杂念,从此皈依佛门。”
  说到此处,却又停顿了下,然后有些忧疑地说道:“只是我那十几位手下兄弟,不知该如何处置?〞
  老僧遂答道:“我佛只度与佛有缘之人,至于阁下那班兄弟,自是想留则留,想去则去。
  说到这里,老僧看看天色,随即说道:“今日天时已是不早,老衲也需歇息,阁下不妨回去做些安置,若果有事佛之意,待明日再行出家之礼便是。〞李自成听了,随即起身,出禅房而去。
  李自成回到众兄弟之中,随即便把大顺朝败局已定,已是无力回天的当下情势以及自己已经打算抛却尘念,出家为僧的意思向众位说了一遍。众人一听,一个个先是被惊了个目瞪口呆,接着便是一片七嘴八舌的嘈杂之声。有的说,即便不能复国,我等也可占山为王,去过那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活日子。总也强于做个和尚,去过那无聊的清苦日子。
  李自成对于众人的这种反应早就有所预料,所以开始时只是静坐不语,只待那一片嘈杂之声稍停,这才站起身来说道:“李某知道,诸位对这个决定难以接受,这其中的原委也非三言两语能说的清楚。不过本王心意已决,众位兄弟也不必再劝。今日在此歇息一夜,众位弟兄自可拿个主意,若有愿留者则陪本王在此出家,不愿留者也便各奔前程去吧。只是诸位追随自成,东拼西杀多年,可自成无德无能,却没能让众位兄弟没能过上荣华富贵的好日子,如今竟然落到此等穷途末路之境,自成心中实是有愧。还望众位兄弟莫要怪罪自成。”说到此处,不禁两眼湿润。此时众人也都有些动容。
  次日,众人早早起来,吃了些斋饭,也便齐齐来向李自成告别。当时的分别场景是个什么样子,仅凭本作者这支秃笔实是难以写的清楚,也只好在此省略几百字,任由各位读友去想象吧。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众人中却有一位留了下来,表示自己愿意陪同李自成在此出家。这人便是李自成的贴身护卫单雄。
  接下来,一切也便顺理成章的进行。李、单二人按照寺中的程序进行了剃度。而其他众将则辞别二人离寺而去。
  李自成出家以后也便逐渐收敛起以前那驰骋杀场发号施令的狂傲和野性,规规矩矩做起了和尚,尽力静下心来每日里陪同老方丈在佛前打坐颂经,研习佛法经文,并时时不忘在佛前为那些因他而死的亡灵超度一番。
  又过了两年,老方丈圆寂,按照老方丈生前的遗愿,李自成接替了这夹山寺的方丈位置,法号奉天玉大和尚,而单雄则成为寺中的执事僧,管理着寺中的大小事务,成为了寺中的实权人物。(为了书写方便,下文中对二人仍是使用原名。)


  https://www.bqbwx.cc/53166_53166899/323231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