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顺宝藏 > 第114章 再起波澜

第114章 再起波澜


至此,事情虽然说不上圆满,可双方总算都已经接受。宋策也便趁热打铁。随即对济格尔说道:“既然翠姑娘已经荅应了都统大人的要求,接下来便将两人松绑,双方各自撤回吧。”。
  济格尔听了,则是狠狠看了罗云一眼,仍是余怒未消地说了一句:“今日算是便宜了你这小子。“随后也便对着那两个侍卫吩咐了一句:“就依道长所言,给二人松绑吧。”
  罗云和翠儿两人各自卸掉身上绑绳,却并未即刻离去,而是四目相对,互相对视良久,最后在两名侍卫的催促之下,翠儿只好泪眼婆娑的说了一句:“云哥保重,小妹去了!〞说着缓缓转身向着济格尔一方走去。
  而此时的罗云却仍然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目送着翠儿一步步离去。这时却听到那边的罗章在急急地招唤自己,这才对着翠儿的背影喊了一声:“委屈小妹了,云哥时时等着小妹归来。”然后这才无奈地转身向自己的父亲走去。
  这时,看来事情已成定局,双方也便各自收拢自己的人马,准备回撤。这边的李自成看看己方已经收拾完毕,也便挺身对着己方的众位将@。手一挥,高声喊了一句:“兄弟们,撤!”
  同时对面的济格尔一方也已收拾完毕,济格尔正要下达撤军的命令,却猛听一旁有人大声喊叫起来:“都统大人,不能撤,末将终于想起来了,对方那和尚便是当年我大清曾悬重赏捉拿的大顺军贼首李自成。”
  众人听到这一声喊叫,个个都不由吃了一惊,齐齐转头向那边一看,发现那喊叫之人却正是随军而来的赵猛。这可真个是应了那句老话,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一波刚平而一波又起。
  话说到这里,各位读者大概会发出一些疑问,那便是济格尔与李自成原是一对战场上的老对手。当年李自成退出北京城以后,便是济格尔率兵对李自成一路追杀,最后于九宫山将李自成彻底击垮,那么现今二人面对面相遇于此却为何互不相识,而偏偏赵猛却认出了李自成的真实身份呢?要说清这个问题,只能先放下正题,先说些题外话了。
  通常人们对于古代战场的印象,那便是两军各自摆开阵势,双方的主帅首先出阵,两人双双大战在一起,而双方的士卒则是站在原地为两人呐喊助威。然后两人大战数个回合,最后一将将另外一将斩于马下。还有便是某位大将单枪匹马杀入敌军阵中,于千军万马之中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某位大将于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一些小说和评书中为了突出某个英雄人物而虚构出来的场景,其实无论是古今中外,真正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拼命搏杀的只能是那些普通士卒和下层军官。而当时做为两军主帅的济格尔和李自成,只能是身在后方,根据战事情况调兵遣将。不然怎会有“身居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说法。也正因为此,虽然双方大军曾多次发生过大战,而两人却并未直接有过接触。所以今日两人会面却并不相识。  那么如今赵猛为何认出了李自成呢?这话要从当时的战况说起。
  当时李自成的大顺军面对清军铁骑的追杀,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面对明军时的那股气势,只能是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最后连一块能落脚休整的根据地也没有了。而做为大顺皇帝的李自成也只能带领着自己的残兵败将各处流窜(当然按照时下的说法,李自成是农民起义领袖,被奉为英雄,应称为撤退或者转移)而赵猛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认识李自成的。
  赵猛本是一位靠打家刼舍为业的山寨之主,后来投降了清军,他大字识不得几个,自然也不懂得什么计谋阵法之类,可他在战场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便是打起仗来敢打敢拼,敢于拼命。而且武功也确实不低。而当时他在清军中的地位也并不高。所以在一次和大顺军的作战之中,他带领手下众军冲入李自成军中,一路冲杀。眼见得对方有一大将乘坐一匹高头大马,立于一个地势较高之处,手中不断的挥动着各色令旗指挥着作战。他很快便从那那人的穿着行为以及周围人对那人的态度上,断定那人必是李自成,于是立即率兵直向那人冲杀过去。这时整个战埸上的形势,大顺军已是败势已定,又见赵猛己经冲杀到眼前,李自成眼见大势己去,只好抬手一挥,高喊一声:“兄弟们,撤。”随后便在.一群护卫的簇拥下急驰而去。.而在以后的战事之中,类似的事情又发生过两次,所以李自成的样貌和那下令撤退的标志性的动作和那声带有陕西口音的喊声已深深留在赵猛的脑中。
  这次赵猛随同都统济格尔来到索魂坑,见到对面的的老僧以后,很快便觉得和那老僧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可究竟已是事过多年,再加上如今眼前的老僧与当年的大军统帅实是反差过大,所以一时之间他很难把两者联系在一起,直到最后看到那老僧发出那个使他印象深刻的撤退命令,这才让他一下醒悟过来,立时认出了眼前这个老僧便是当年的大顺军统帅李自成。于是他立刻便大声喊叫起来。”

  本已偃旗息鼓准备回撤的众位将士突然听到赵猛的喊声,不觉一下全都楞在了原地,并齐齐把眼光盯向对面的李自成。当时的济格尔起初也是有些发楞,可很快便反应过来。他好不容易才与对方达成协议,翠儿荅应随他回城为他延续香火,在这关键时刻他怎会允许有人再横生事端。况且天下人尽知,李自成于二十年前便已被自己所率大军剿杀,若是今日凭空又出了一个李自成,他又如何向世人和朝庭交待。想到这些,济格尔立即狠声斥道:“简直是一派胡言,那李自成早就被本帅麾下将士碎尸万段,砍成肉泥,今日却又哪里来的什么李自成!”
  可那赵猛哪里明白济格尔内心所想,仍然是不依不饶地继续嚷道:“末将可以打赌,决不会认错,当年死的那个李自成必定是假的。眼下莫看对方比我方人数上占些便宜,可当年却都曾是我赵某的手下败将,如今只要大人下一道军令,.末将必能将其擒住,到时一审便知真假。”
  此时的济格尔对于赵猛的横生事端虽然是烦恼不已,可面对赵猛如此的言词凿凿,他一时却也找不出一个正正当当的反对理由。.而一旁的宋策却早已明白了济格尔的心思,他立时意识到,自己必须再次出头化解这场危急。
  于是他立即上前,对着赵猛说道:“依赵将军的意思,是说都统大人当年剿灭李自成的战功全都是假的,是在谎报战功,欺瞒朝庭,冒功领赏不成?你作为大人属下一名将官,竟敢对自己的长官如此无中生有,诬蔑陷害是何居心?看来定是你对大人心怀不满,寻机报复,妄图取而代之。"
  其实赵猛只是觉得这是遇到了一个可以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大好机会,哪里会想到其他,听到宋策如此一说,这才意识到事情决非他想的那般简单,也只好赶紧闭了嘴巴消停下来。这时的济格尔立即下达了撤军的命令,众将士齐齐荅应一声,紧随济格尔离去,只剩赵猛立在原地楞怔一阵,最后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随队而去。
  众人经过一番艰难的跋涉,这日终于又回到九官山的大路之上。接着便直奔路旁的客栈而去。这时,走在队伍后边的单雄却停住了脚步并喊住了周通。周通来到单雄跟前问道:“不知单兄有何话要说?”
  单雄则似乎有些遗憾地对周通说道:“单某此次跟随周将军进山,本是打算能立些功劳,也好从此能在都统大人属下谋个前程,如今行动结束,单某却是寸功未立。若是硬要随周将军回城,只怕让周将军为难。所以单某决计就此与周将军别过。再回夹山寺去也就是了。”
  其实自从赵猛认出了李自成以后,虽然济格尔当时是矢口否认,可众人心中却皆已明白,此事应该不会有假。当时周通随即便意识到,自己召来的单雄,其真实身份只怕是与那李自成也有些关联,实是不宜将其带在身边,正觉此事有些难以处置,不料单雄却主动向自己请辞,却是正合了自己心意,随后两人随意客套几句,单雄便转身直向夹山寺而去,而周通也随同众人一起去往大道旁边的客栈。


  https://www.bqbwx.cc/53166_53166899/323231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