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穿越之宁王 > 第四十二章 李成桂病死

第四十二章 李成桂病死


  
<p>永乐六年6月的一天,明成祖收到朝鲜国王的文书,提到朝鲜君王李成桂病死的消息,明成祖就加赐给李芳远金印和佩玉等物,李芳远遣使者前来明朝朝贡。</p>
<p>李成桂,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称为朝鲜太祖。</p>
<p>李成桂是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兼达鲁花赤李子春嫡长子。1356年,李成桂与其父帮助高丽恭愍王收复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后抵御元朝红巾军的入侵中,战功显赫而被提拔。</p>
<p>1388年,李成桂发动威化岛回军,掌握高丽政权。1392年李成桂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定</p>
<p>都汉城。李成桂即位后,对内实行改革,清除了原高丽禑王的势力,对外向明朝称臣,并通过</p>
<p>招抚和武力征服女真部落,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李成桂自幼爱好打猎,艺更是射艺高强。</p>
<p>高丽末年,战乱连连,此时正是李成桂赚取政治资本的时机。1361年九月,秃鲁江万户朴仪反叛,官军平叛不力溃败。</p>
<p>此时,李成桂官居金吾上将军,以一千五百的兵力大破叛军初战告捷,这是李成桂出仕以来的首次战功。当年,红巾军四万人渡过鸭绿江,趁机攻入高丽境内。在潘诚的率领下红巾军攻</p>
<p>破静州、铁州、麟州,进而攻入西京,蹂躏高丽的国土。</p>
<p>1362年正月,高丽参知政事安佑与李芳实回师二十万攻击西京红巾军。李成桂领兵二千人去参战,由东大门奋勇进击,率先登城,又立大功一件,从此威名日著。</p>
<p>此后李成桂不断建立战功,7月李成桂任东北面兵马使,击败元朝军阀纳哈出。</p>
<p>1364年击败依附元朝的高丽反叛者崔儒,同年2月侵入和宁以北讨伐女真。</p>
<p>1370年以骑兵五千步兵一万自东北面渡鸭绿江攻打东宁府。北元东宁府同知李吾鲁帖木儿</p>
<p>逃往于罗山城。李成桂一度到达辽阳,借战功显赫,李成桂得宠于高丽恭愍王,官至密直副使,进阶奉翊大夫。1377年李成桂在智异山歼灭倭寇,名声大震。1382年明朝命降将胡拔都深入到东女真地区,招抚当地的女真人。次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进抵端州,女真首领金同不花降附,高丽命令其大将李成桂率兵出击,双方战于吉州,女真人败退。</p>
<p>李成桂通过一系列重大战绩取得很高的威望,与郑道传、赵浚、尹绍宗等新兴士大夫势力联手,抵制高丽王室和权门世族的旧势力。</p>
<p>1388年正月,李成桂联合崔莹打倒了专权的廉兴邦一党,崔莹被任命为门下侍中,李成桂则任守门下侍中。同年,明朝在原双城总管府之地设置铁岭卫,移文告知高丽。</p>
<p>高丽国王王禑和门下侍中崔莹密议进攻辽东,李成桂反对无效。李成桂利用赵浚的弹劾排挤曹敏修,开始独揽政权。1389年11月,王禑派人暗杀李成桂,事情败露,李成桂以非恭愍王之</p>
<p>后而不许入朝为借口,废王昌为庶人,改立高丽宗室王瑶,是为恭让王。王禑流放江陵,王昌</p>
<p>流放江华,十二月被杀。恭让王只是李成桂的一个傀儡,他以李成桂为奋忠定难匡复燮理</p>
<p>佐命功臣,封爵和开国忠义伯。以威化岛回军为契机,掌握实权的李成桂与新兴士大夫势力</p>
<p>开始进行私田改革。</p>
<p>主要以限制权门世族和佛教势力为目的,这种对经济基础的重新洗牌成为新王朝建立的前奏。李成桂下令调查全国土地,1390年将所有现存的公私田册档都予以焚毁,次年颁布了</p>
<p>土地制度的科田法。</p>
<p>公元1392年四月,效忠高丽王朝的大臣郑梦周被李芳远刺杀,自此李成桂篡国的最后一道障</p>
<p>碍被铲除。</p>
<p>七月十二日,右侍中裴克廉等胁迫恭愍王妃废黜恭让王。七月十七日,在右侍中裴克廉、</p>
<p>奉化郡忠义君郑道传、同知密直司事南訚等亲信的劝进下,李成桂在开京寿昌宫即位,开创</p>
<p>了朝鲜王朝五百年的基业。</p>
<p>公元1394年四月,李成桂为免除后患,遣中枢院副使郑南晋和刑曹议郎咸傅霖绞死恭让王及</p>
<p>其二子。分遣刑曹典书尹邦庆、大将军吴蒙乙至江华岛,刑曹典书孙兴宗、佥节制沈孝生</p>
<p>至巨济岛,将囚禁在两处的高丽宗室全部都诛灭。</p>
<p>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二日,上奏以恭愍王妃安氏之命,退居私第。窃念军国之务不可一日无统,择于宗亲,无有可当舆望者,惟门下侍中李成桂泽被生灵,功在社稷,中外之心夙皆归附。</p>
<p>于是一国大小臣僚、闲良、军民臣等咸愿推戴,令知密直司事赵胖,前赴大明朝廷奏达,伏启照验,烦为闻奏,俯从舆意,以安一国之民。</p>
<p>礼部以明太祖圣旨答复:“三韩臣民既尊李氏,民无兵祸,人各乐天之乐,乃帝命也。虽然,自今以后慎守封疆,毋生谲诈,福愈增焉,尔礼部以示朕意。”</p>
<p>李成桂遣门下侍郎赞成事郑道传赴南京谢恩,献马六十匹给明朝以示友好。礼部再以明太祖旨意答复:“高丽限山隔海,天造东夷,非我中国所治。尔礼部回文书,声教自由,果能顺天意合人心,以妥东夷之民。</p>
<p>不生边衅,则使命往来,实彼国之福也。文书到日,国更何号,星驰来报。”于是,朝鲜这一名称经过宗主国明朝批准,正式成为新王朝的国号。</p>
<p>公元1395年11月,遣艺文春秋馆太学士郑总赴京请诰命印章。洪武二十六年三月,差门下评理李恬送纳前朝高丽国王金印,又于十二月初八日准奉左军都督督府咨,钦奉圣旨内一款节该:“即合正名。</p>
<p>今既改号朝鲜,表文仍称权知国事,未审何谋?钦此。一国臣民战栗惶惧,咸请国王钦遵施行。见今虽称国王名号,窃缘未蒙颁降诰命及朝鲜国印信,一国臣民日夜颙望,仰天吁呼。</p>
<p>伏请照验,烦为闻奏,乞赐颁降国王诰命及朝鲜印信施行。”李成桂即位后,认为开京王气已尽,开始积极谋划迁都,即位后一个月就下旨由开京迁都汉阳。</p>
<p>1396年在宗社宫阙营建完成以后,朝鲜正式定都汉城。李成桂对内继续依靠郑道传等人实行改革,规划新王朝的蓝图,对外则通过武力征服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辖,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p>
<p>晚年偏爱幼子李芳硕,立他为世子,引发第五子李芳远的不满。</p>
<p>公元1398年八月,李芳远发动了戊寅靖社,世子李芳硕及重臣郑道传等人被杀。</p>
<p>李成桂在李芳远的压力下,另立子李芳果为世子,同年九月禅位于李芳果,被尊为太上王。</p>
<p>公元1400年,李芳远又发动庚辰靖社,李芳果退位,李芳远即位,是为朝鲜太宗。</p>
<p>经过两次变乱,痛失爱子和宠臣的李成桂对李芳远极其反感,先后居住在咸兴、杨州桧岩寺</p>
<p>及丰壤行宫等地,皈依佛门。</p>
<p>公元1402年,被李芳远从咸兴挟持回京,此后李成桂被李芳远幽居在昌德宫内。1408年五月,李成桂薨于昌德宫广延楼下别殿。庙号太祖,被明朝赐谥康献。</p>
<p>李成桂的去世,使李芳远和明朝仍然保持朝贡关系。</p>


  https://www.bqbwx.cc/44_44889/594949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